身為一個血液裡流著湯匙的吃貨,我的人生樂趣就是挖掘那些真正能讓味蕾跳舞的地方。說到台灣的海鮮聖地,屏東東港的華僑市場,絕對是繞不過去的一座燈塔!它不只是一個市場,根本就是一場活色生香的海味嘉年華。讓我帶你鑽進這個迷人的地方,避開人潮陷阱,直擊那些真正值得排隊的美味。
目錄
交通&停車場:早鳥的智慧之選
相信我,開車來華僑市場,停車這件事絕對是「早起的鳥兒有蟲吃」的最佳寫照!市場本身附設的停車場(就在漁會漁產品直銷中心旁邊),位置雖然很近,但容量真的有限。我試過週六早上九點半到,停車場入口就已經掛上「客滿」的牌子在跟你揮手了(嘆氣)。這時候,考驗耐心和運氣的時刻就來了。
- 官方停車場: 首選!離市場入口最近,停好車走幾步就聞到海鮮香。但假日請務必九點前抵達,機會比較大。收費算合理(印象中是小客車每次$50)。
 - 周邊公有停車場/路邊停車格: 市場周邊的朝隆路、光復路、新生路一帶劃設了不少路邊停車格(通常是計時收費)。或是稍微走遠一點點(約5-10分鐘路程),像靠近東港渡船頭、東隆宮附近也有些公有停車場或空地可以停。記得看清楚是計時還是計次,別亂停被開單(這錢省下來吃生魚片多好!)。
 - 私人收費停車場: 在市場外圍,特別是接近大馬路的地方,會有一些私人空地開闢的收費停車場(約$100/次)。優點是通常有位子,缺點就是距離稍遠一點點,還有荷包痛一點點。如果帶著長輩或小孩,不想走太遠又要確保有位子,這也是一個選項。
 
真心話時間: 我個人最推薦的策略就是——當早鳥! 避開中午可怕的車潮人潮,不僅好停車,市場裡逛起來也舒服太多(不用人擠人像沙丁魚),重點是,最新鮮的漁獲都在早上啊!上次貪睡晚出門,光找車位就花了快40分鐘,心情都煩躁了,嚴重影響戰鬥力。搭大眾運輸的話,其實有點麻煩,比較可行的可能是搭到高雄再轉客運(如9117、9127)到東港,下車後還得走一小段或搭計程車。強烈建議還是開車或騎車(機車位相對好找一點)最方便。
營業時間:掌握黃金時段與休市日潛規則
華僑市場的營業時間,說簡單也簡單,但有些細節不注意可是會撲空的!這裡不像一般菜市場凌晨就開,它主要配合漁船進港的時間。
- 主要營業時段: 早上大概7點左右 攤商就陸續開始擺攤了,但真正熱鬧、選擇最多、最新鮮的時段是 上午9點到下午1點 這個區間。過了下午1點,很多熱門的熟食攤、生魚片攤可能就賣完收攤了,剩下的大多是賣魚貨的攤位(當然魚貨也是重點,但很多觀光客是衝著現吃來的)。
 - 休市日: 這點超級重要!華僑市場固定每週一休市!沒錯,就是禮拜一整個市場不對外營業!千萬別像我第一次傻傻的週一衝去,看到緊閉的大門和空蕩蕩的停車場,那個心碎的感覺至今難忘。另外要注意 農曆除夕下午到大年初三通常也會休息,初四之後才陸續恢復(但過年期間人潮非常恐怖,要有心理準備)。其他國定假日原則上都會營業(甚至更擠)。
 - 攤販收攤時間: 熟食攤普遍收得早,很多下午1-2點就準備休息了。生鮮魚貨攤會開比較晚,大概到下午3點左右,但越晚選擇越少,新鮮度當然也比不上清晨剛到的貨。
 

吃貨黃金守則:週二~週日,早上9點前抵達市場,避開週一!
美食推薦:我的華僑市場必吃清單(10家實戰心得)
好了,重頭戲來了!走進華僑市場,空氣中瀰漫著海水鹹味、炭烤香、炸物香,還有此起彼落的叫賣聲,選擇障礙瞬間爆發!身為一個來了不下十次的老鳥,以下這10家是我真心推薦、吃過還會想再吃的攤位。每家都附上詳細資訊和我的真實評價(有好有壞):
1. 洪記生魚片
- 介紹: 說起華僑市場的生魚片,洪記絕對是招牌中的招牌!人氣旺到常常需要抽號碼牌,排隊是家常便飯。主打的就是 現切、新鮮、高CP值。黑鮪魚(季節限定)、旗魚、鮭魚、海鱺、紅魽...種類多,重點是價格真的很實惠,一盒綜合生魚片$100起跳就能吃到滿足。新鮮度沒話說,魚肉光澤漂亮,入口軟嫩鮮甜。
 - 地址: 華僑市場內,靠近漁港拍賣區那一帶(其實不用擔心找不到,看人龍最長的那攤幾乎就是了)。
 - 營業時間: 約上午8:00開始,通常中午前熱門部位就可能賣完(尤其黑鮪魚季)。
 - 價位: $100/$200/$300/$500/$1000(看份量與魚種)。$200-$300的綜合盤就很豐盛了。
 - 真心話: 優點是CP值高、新鮮。缺點就是人太多,排隊等很久,有時切得比較厚,刀工不講究美感(但吃粗飽很爽)。我會建議避開假日尖峰時段,或是一開門就先去抽號碼牌,然後去逛別攤再回來拿。
 
2. 王匠生魚片 & 日本料理
- 介紹: 這家是市場裡另一家生魚片名店,名氣與洪記不相上下,風格稍微有點不同。王匠的品項感覺更精緻一些,除了生魚片,還有賣一些現做的握壽司、花壽司、丼飯(選擇不多)。生魚片同樣新鮮,肉質口感佳,擺盤比洪記稍微講究點點。他們的黑鮪魚也是熱門商品。
 - 地址: 同樣位於市場核心區,常常就在洪記附近,兩家打對台(看哪邊隊伍移動快就去排哪邊也是策略)。
 - 營業時間: 上午約8:00開始營業至賣完。
 - 價位: 生魚片價格與洪記類似,$100/$200/$300起。丼飯、壽司組合價格較高,約$180-$350不等。
 - 真心話: 品質穩定,選擇較多元(有壽司可選)。個人覺得兩家生魚片品質都很棒,差異不大,王匠在擺盤和附屬產品小勝,但洪記價格感覺更殺一點點?如果不想吃純生魚片,想吃點花樣,王匠是好選擇。一樣要排隊!
 

3. 阿娟代煮 & 炸海鮮
- 介紹: 在華僑市場買了活跳跳的蝦、蟹、貝類,想馬上煮來吃嗎?阿娟就是你的救星!這是市場內知名的代客料理攤位。買好你想吃的海鮮(可以在市場其他攤位買,有時阿娟攤上也有一些現貨可買),交給他們,選擇料理方式(清蒸、蒜蓉、炒、湯、醬爆、鹽酥炸等),付一點料理費,就能在旁邊的座位區享用熱騰騰的海鮮大餐!他們自己也有賣現炸的海鮮,像炸蚵仔酥、炸花枝丸、炸花枝腳等,酥脆好吃。
 - 地址: 市場內熟食區,通常有明顯的座位區和料理檯。
 - 營業時間: 約上午8:00至下午1:30或賣完。
 - 價位: 代煮費用依料理方式和份量約$100-$250不等(例如清蒸通常$100-$150,炒或炸工較複雜的可能$150-$250)。炸物一份約$80-$150。
 - 真心話: 超級方便的服務!特別適合買了龍蝦、螃蟹這種自己難處理的食材,或是想馬上享用熱食。料理費合理,口味就是大眾化的熱炒店風格,不會驚為天人,但鹹香下飯。座位區環境較簡陋擁擠,要有心理準備。建議多人分攤料理費較划算。
 
4. 林記雙糕潤
- 介紹: 來到東港,除了海鮮,古早味甜點也不能錯過!林記雙糕潤是市場裡的老字號甜點攤。雙糕潤是東港的特色點心,用糯米粉、黑糖蒸製而成,一層深咖啡色(黑糖味濃),一層米白色(原味微甜),口感軟Q黏糯,甜而不膩,帶點嚼勁。冰冰涼涼的吃很消暑解膩。
 - 地址: 通常在市場靠內或邊緣的點心、乾貨區域。
 - 營業時間: 上午市場開門後至下午賣完(通常中午前都還有)。
 - 價位: 一盒約$80-$100(裡面有十幾塊)。也有單賣幾條的。
 - 真心話: 東港代表性甜點,口感特別。黑糖香氣足,不會死甜。當作伴手禮很合適,常溫可放幾天。有些人可能會覺得口感太黏或太甜(但我覺得剛好),建議冰過更好吃。市場裡不只一家賣,林記是比較多人指名購買的。
 

5. 慶祥旗魚黑輪
- 介紹: 這家在市場熟食區總是大排長龍!招牌就是現炸的「旗魚黑輪」。跟一般便利店的黑輪完全不同,它是用新鮮旗魚漿裹著水煮蛋,再下油鍋炸至金黃酥脆。一口咬下,外層魚漿鮮甜帶勁,裡面的水煮蛋香氣十足,口感層次分明,熱騰騰吃超讚!還有賣花枝丸、蝦捲等其他炸物,評價也不錯。
 - 地址: 華僑市場熟食區,看哪裡排隊最長就是它了。
 - 營業時間: 上午約8:00開始營業至賣完(通常下午1點前就收攤)。
 - 價位: 旗魚黑輪 $15/支(買多有優惠,如5支$70)。其他炸物$20-$50/份。
 - 真心話: 確實好吃!魚漿新鮮彈牙,蛋心不會過熟乾硬,整體味道調配得宜。缺點就是永遠要排隊(有時要排20-30分鐘),油鍋現炸需要時間。不耐排隊者請斟酌(但真的值得一排)!建議一次買多支,免得排一次不夠吃後悔。
 
6. 瑞字號旗魚鬆 / 魚脯
- 介紹: 華僑市場裡有很多賣魚鬆、魚脯(小魚乾)、蝦米、干貝等海味乾貨的攤位。瑞字號是其中頗具規模且歷史悠久的一家。他們的產品種類非常齊全,從各種魚鬆(旗魚、鮭魚、鮪魚、海苔旗魚鬆)、不同口味的魚脯(丁香魚、魩仔魚)、到XO醬、干貝醬、櫻花蝦乾、蝦米都有。強調在地生產,新鮮製作,口味選擇多樣。
 - 地址: 市場內的乾貨區,通常有較大的攤位空間。
 - 營業時間: 配合市場營業時間(週一休)。
 - 價位: 依產品種類和重量而定。魚鬆半斤約$150-$250,魚脯約$100-$200/包,XO醬、干貝醬約$250-$400/罐。多數攤位都提供試吃,買多常有優惠或可議價。
 - 真心話: 買伴手禮的好地方!魚鬆口感細緻、不死鹹、香氣足(試吃過幾種都滿意)。魚脯很適合煮湯或炒菜提鮮。店員通常很熱情,大方給試吃。價格不算特別便宜,但品質有保障。記得貨比三家,有些小攤價格可能更優惠,但品牌名氣和規模可能不如瑞字號。
 

7. 慶豐海產店 (烤海鮮)
- 介紹: 市場熟食區飄來陣陣炭烤香?那很可能就是慶豐(或類似的炭烤攤)!他們直接在攤位旁架起炭火爐,現場烤著新鮮的海鮮:巴掌大的鮮蚵、肥美白蝦、整尾花枝、鯖魚、魚下巴、甚至還有魚膘(龍腸)。看著食材在炭火上滋滋作響,油脂滴下冒出誘人香氣,再刷上特調醬汁,實在讓人忍不住掏錢包。食材新鮮看得見,炭烤賦予了獨特的香氣和風味。
 - 地址: 熟食區,找冒煙和香氣濃郁的地方就對了。
 - 營業時間: 約上午9:00開始營業至下午1:30或賣完。
 - 價位: 依海鮮種類而定。烤鮮蚵約$100/盤(數顆),烤蝦約$100-$150/份,烤花枝約$150-$250/隻,烤魚(如鯖魚)約$150-$200/尾。
 - 真心話: 炭烤香氣無敵,現場吃氣氛佳(但同樣座位簡陋)。海鮮新鮮的話,簡單鹽烤就很好吃。醬汁通常偏甜鹹(南部口味)。缺點是價格稍高,且等候時間較長(炭烤需要時間)。適合想品嚐不同烹調方式海鮮的人。
 
8. 東港好立坊 魚鬆專賣
- 介紹: 另一家在市場內專賣魚鬆、海味零食的特色攤位。除了傳統的旗魚鬆、鮪魚鬆,他們家比較特別的是有推出「肉紙」系列(像超薄脆的豬肉乾,但有加入櫻花蝦、旗魚鬆、杏仁等口味),以及各種魚鬆夾心海苔脆片、魚鬆蛋捲等創新零食。包裝比較精緻現代,很適合送禮。
 - 地址: 市場乾貨區。
 - 營業時間: 配合市場營業時間(週一休)。
 - 價位: 肉紙系列約$100-$150/包,夾心海苔約$100-$120/包,魚鬆蛋捲約$150-$180/盒。也有賣傳統魚鬆魚脯。
 - 真心話: 產品創新度較高,尤其是肉紙和夾心海苔,口感酥脆香氣足,年輕人接受度高。包裝精美送禮體面。傳統魚鬆味道也不錯,但個人覺得瑞字號的選擇更多樣化一點。價格稍高(畢竟包裝成本在)。
 

9. 現撈活海產攤 (選購代煮)
- 介紹: 華僑市場的核心靈魂自然是那一攤攤琳瑯滿目的生猛活海鮮!從巨大的龍蝦、肥美的螃蟹(花蟹、三點蟹、石蟳)、活跳跳的明蝦、草蝦、龍膽石斑、紅條、各種貝類(牛奶貝、鳳螺、蛤蜊)、軟絲、甚至少見的魚種應有盡有。價格依季節、大小、產量浮動,但通常比都市餐廳便宜非常多。重點是「現流」的極致新鮮感。
 - 地址: 市場最主要的區域,靠近漁港拍賣區附近。
 - 營業時間: 清晨漁船進港後就開始(約6-7點),持續到下午2-3點左右(越晚越少)。
 - 價位: 變動大!龍蝦時價可能$800-$1500/斤,活螃蟹(花蟹)約$300-$600/斤,大蝦約$250-$400/斤,高級魚種(龍膽、紅條)約$400-$700/斤。務必詢價、比價,有時多問幾家價格有差。記得加上代煮費(參考阿娟)。
 - 真心話: 來華僑市場最大的樂趣就是自己挑海鮮! 新鮮度肉眼可見,價格透明(多比較)。挑選祕訣: 蝦子要活蹦亂跳(動作遲緩或死掉的不要),螃蟹捏腹部要硬實(軟殼蟹肉少),魚看眼睛要清澈明亮、腮要鮮紅。找代煮攤處理,就能享受澎湃海鮮宴。缺點是要會挑(或找老闆推薦)、要詢價、還要排隊代煮。
 
10. 市場水果攤 & 古早味飲品
- 介紹: 吃了滿肚子海鮮,最後總需要點水果或清爽飲料解膩吧!華僑市場內也有不少攤位販售當季水果,品質通常不錯(畢竟屏東是水果王國)。常見的有蓮霧、芒果(季節限定)、鳳梨、香蕉、芭樂等。飲料方面,除了罐裝飲料,一定要試試在地古早味!推薦找找賣 「綠豆蒜」(不是蒜頭,是去殼綠豆仁煮的溫熱甜湯)或「冬瓜茶」的攤位,清涼退火又不會太甜膩。
 - 地址: 散佈在市場各處,熟食區邊緣或乾貨區旁常看到。
 - 營業時間: 配合市場時間。
 - 價位: 當季水果依品項定價(蓮霧一盒約$80-$120,芒果視品種大小而定)。綠豆蒜/冬瓜茶一杯約$25-$35。
 - 真心話: 飯後甜點好選擇!屏東水果甜度高,水分足。綠豆蒜熱熱喝很暖胃舒服(尤其冬天),冬瓜茶清甜解渴。價格合理。幫助你結束完美的華僑市場美食之旅。
 

華僑市場熱門攤位等待時間參考表 (週六上午10-12點高峰)
| 攤位類型 | 平均等待時間 | 備註 | 
|---|---|---|
| 洪記 / 王匠生魚片 | 25-45 分鐘 | 建議開門就去抽號碼牌!移動緩慢是常態。 | 
| 慶豐炭烤海鮮 | 15-30 分鐘 | 炭烤需時間,一次出爐數量有限。 | 
| 阿娟代客料理 | 20-40 分鐘 | 等待料理時間 + 等座位時間。點複雜菜色更久。先搶位子很重要! | 
| 慶祥旗魚黑輪 | 20-35 分鐘 | 現炸需要時間,一次只能炸一批。 | 
| 現撈海產詢價比價 | 隨機 | 假日攤前人擠人,擠到前面詢價需要耐心。 | 
| 乾貨/魚鬆攤位 | 5-10 分鐘 | 通常可試吃,選購速度快。 | 
| 水果/飲料攤 | 流動快速,幾乎不用等。 | 
我的絕對私心懶人包:華僑市場美食攻略
必吃首選:
- 生魚片!(洪記、王匠擇一,看你排隊運氣)
 - 慶祥旗魚黑輪(排隊也要吃)
 - 林記雙糕潤(當飯後甜點或伴手禮)
 
進階吃法:
- 買活海鮮 + 阿娟代煮(龍蝦、螃蟹最划算)
 - 來份炭烤鮮蚵或烤蝦 (慶豐或同類攤位)
 
伴手禮推薦:
- 瑞字號或東港好立坊的魚鬆、魚脯、肉紙(選包裝好看的送禮)
 - 林記雙糕潤
 
解膩良伴:
- 季節水果(蓮霧、芒果)
 - 古早味綠豆蒜 / 冬瓜茶
 
血淚教訓提醒:
- 週一休市!週一休市!週一休市! (很重要說三遍)
 - 早到!早到!早到! (9點前到最佳,停車位、新鮮貨、排隊人潮都友善很多)
 - 帶現金! 雖然有些大攤開始收行動支付,但大部分攤販還是現金交易為主。
 - 穿好走的鞋: 市場地面濕滑(海鮮難免),且要長時間站立排隊、走動。
 - 多人同行: 分攤代煮費、分食美食、輪流排隊、輪流占座位(很重要!)。
 - 保持耐心與好心情: 人擠人、排長龍是常態,當作體驗熱鬧氣氛的一部分吧!
 

華僑市場 Q&A (吃貨快問快答)
Q:第一次去華僑市場,什麼時間最好?
A: 週二到週日的「上午9點前」抵達市場停好車! 這是黃金時段,停車容易,海鮮最新鮮,熱門攤位排隊時間相對短。避開週一(休市)和國定假日人潮高峰(如過年、連假)。
Q:在華僑市場吃生魚片安全/衛生嗎?
A: 市場環境當然不比高級餐廳,但洪記、王匠這類超人氣攤位,因為生意好、流動快,食材的新鮮度通常很有保障(你想想他們每天賣多少!)。攤位現場處理環境算公開可見。重點是買了就盡快吃完(建議自備冰袋保冷,或找有座位的代煮攤位旁邊吃)。
Q:買魚貨或魚鬆可以殺價嗎?
A: 生鮮魚貨價格通常比較硬, 尤其熱門或高級魚種,頂多問問「算便宜一點?」老闆心情好或你買多可能稍優惠。乾貨類(魚鬆、魚脯、XO醬)空間比較大! 尤其是知名的瑞字號、好立坊等,主動問「買多有沒有便宜?」或「算整數好嗎?」,通常會有一些折扣或零頭去尾數。多買幾種或買足金額(如滿千)也常有優惠。記得禮貌詢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