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這個超級吃貨,最愛鑽進台北巷弄找那些充滿異國風情的小餐館。記得那是一個悶熱的週五下班後,原本只想隨便吃點東西,卻意外拐進東區一條安靜的小巷,空氣裡飄來一陣混合了橄欖油香氣和烤海鮮的誘人味道。循著香氣,我看見一家門口掛著藍白希臘旗幟的小餐館「愛琴海陽光」,沒多想就推門進去。當一口沾滿橄欖油和醋的希臘沙拉塞進嘴裡的瞬間,清爽的番茄、脆口的小黃瓜,加上那濃郁到有點鹹的菲達起司,整個人像被帶到希臘小島的海邊吹著風,暑氣全消!從那一刻起,我就掉進了地中海美食這個大坑。這幾年跑遍台北各家主打地中海風味的餐廳,也試著在家復刻那些迷人的味道,今天就想好好跟你分享我私心最愛的十道地中海料理,還有那些挖寶挖到的口袋名單。

💙 希臘經典:簡單純粹的海洋風味

希臘沙拉 (Horiatiki)



特色與亮點:
這絕對是我心中夏日沙拉的首選!沒有多餘的生菜打底,主角就是巨大塊的成熟番茄、厚切小黃瓜、紫洋蔥圈,還有不能少的整塊菲達起司 (Feta Cheese),最後豪邁地淋上頂級初榨橄欖油和奧勒岡。那個鹹香濃郁的菲達,配上多汁的番茄,清爽到不行!真的不用什麼複雜的醬料,食材本身的光芒就夠閃亮了。 (地中海美食的核心哲學—「少即是多」的完美體現)

推薦理由: 熱到沒胃口?來一盤希臘沙拉準沒錯!它清爽開胃,營養滿分(蔬菜纖維、橄欖油好脂肪、起司鈣質),特別是菲達起司那股濃厚的鹹香奶味,搭配鮮甜番茄汁,絕配。自己做超簡單,重點是食材要新鮮、橄欖油要好。

搭配建議: 配上一杯冰涼的希臘茴香酒 (Ouzo) 或是不甜的白酒,再來點烤得香噴噴的皮塔餅沾著盤底的橄欖油和番茄汁吃,就是完美的一餐。夏天傍晚這樣吃,煩躁感瞬間消失。

實用資訊:

  • 推薦店家: 「愛琴海陽光」希臘小館 (台北市大安區忠孝東路四段巷弄內,確切地址:忠孝東路四段170巷5弄5號)
  • 價格區間: 單點沙拉約 NT$280 - NT$350 (份量適合2-3人分享)
  • 必點: 傳統希臘沙拉 (Horiatiki),記得要求菲達起司要整塊放上面!
  • DIY提示: 番茄、小黃瓜切大塊,紫洋蔥切圈,拌入黑橄欖 (Kalamata橄欖風味最佳),淋上大量特級初榨橄欖油、一點紅酒醋,撒乾燥奧勒岡,最後放上整塊菲達起司。鹽和胡椒最後再加,避免番茄出水。關鍵:番茄要熟透多汁!橄欖油要夠好!

🇮🇹 義大利熱情:濃郁奔放的靈魂料理

經典瑪格麗特披薩 (Pizza Margherita)

特色與亮點: 紅(番茄醬)、白(Mozzarella)、綠(新鮮羅勒) — 簡單三色,卻是義大利的國旗顏色,更是披薩界的永恆經典!精髓在於一個完美的那不勒斯式餅皮:外緣微焦膨起帶著豹紋斑點 (Leoparding),餅底中心卻薄而帶點柔韌的嚼勁 (我們稱為“cornicione”的部分要澎得漂亮)。番茄醬的清新酸度、水牛Mozzarella那獨特的奶香和拉絲感,加上新鮮羅勒的香氣,融合得天衣無縫。簡單?要做到位可一點都不簡單!(這道可是地中海美食中義大利的代表作)

推薦理由: 它純粹、直接,完全考驗食材品質和師傅手藝。一口咬下,餅皮的麥香、窯烤的炭火香、起司的濃郁、番茄的鮮活、羅勒的清新,層次超級豐富。是檢驗一家義大利餐廳基本功的試金石。

搭配建議: 配上一杯簡單的義大利基安蒂紅酒 (Chianti) 或是不甜的氣泡酒 (Prosecco),解膩又提味。當作一餐的開場或輕食主餐都很棒。

實用資訊:

推薦店家 地址 價格區間 必點特色 備註
Botega del Vin 台北市大安區安和路一段 NT$400 - NT$550 正宗拿坡里窯烤,餅皮風味絕佳 建議定位
Pizza 3 on 3 Napoletana 台北市中山區林森北路 NT$350 - NT$480 道地窯烤,瑪格麗特是招牌 店小溫馨
DIY提示: 家庭烤箱很難完全複製窯烤風味,但追求「家庭美味版」:
1. 麵糰: 高筋麵粉、水、鹽、酵母、一點點糖和橄欖油,長時間低溫發酵(至少24小時)是關鍵!
2. 醬: 用San Marzano番茄罐頭(去籽捏碎)加一點鹽和奧勒岡即可,千萬別炒!
3. 起司: 新鮮水牛Mozzarella切片或用一般Mozzarella切丁,瀝乾水分。
4. 烤: 烤箱預熱到最高溫(至少250°C),披薩石板或烤盤要先預熱至少半小時!快速烤至起司融化、餅皮邊緣上色鼓起。

奶油培根蛋醬義大利麵 (Pasta alla Carbonara)

特色與亮點: 奶油?錯了!經典的Carbonara醬汁,只用蛋黃、佩克里諾羅馬諾起司 (Pecorino Romano)、大量的現磨黑胡椒,以及最關鍵的煮麵水!利用麵條的餘熱,讓蛋黃和起司乳化融合,包裹每一根麵條,形成濃郁滑順卻不膩口的醬汁。煎得焦香酥脆的義式培根 (Guanciale,豬臉頰肉) 是靈魂,提供鹹香和油脂。坊間常見加鮮奶油的做法,在羅馬人眼中可是異端邪說!這道看似簡單,火候和速度的掌握才是真功夫,醬汁要creamy又不能變成炒蛋塊。(這是我認為最能體現地中海美食「簡單食材成就非凡」理念的義大利麵)

推薦理由: 濃郁、鹹香、充滿幸福感!是深夜晚歸或寒冷天氣裡最療癒的comfort food。了解它的正宗做法,更能欣賞這道菜的純粹美味。

搭配建議: 適合搭配酒體中等、帶點礦物感的義大利白葡萄酒,如Frascati或Verdicchio。簡單的綠沙拉平衡膩感。

實用資訊:

  • 推薦店家: 「Osteria by Angie」大直店 (台北市中山區樂群三路) - 做法較傳統,風味濃郁平衡。
  • 價格區間: NT$380 - NT$480
  • 必點菜單: 羅馬風味培根蛋醬義大利麵 (標榜使用Guanciale和Pecorino)
  • DIY提示:
  1. 煮義大利麵 (推薦Bucatini或Spaghetti),水中加鹽。
  2. 同時煎切丁的Guanciale (或用Pancetta替代) 至金黃酥脆,逼出的豬油要留著!
  3. 碗中混合: 蛋黃(全蛋也可,但傳統用蛋黃)、大量現磨Pecorino Romano起司 (怕太鹹可混一點Parmigiano)、大量現磨黑胡椒。
  4. 麵快煮好時,關火。將煎好的Guanciale連同油脂倒入蛋黃起司碗中。
  5. 關鍵步驟: 撈起麵條直接放入碗中,立刻快速攪拌!同時加入1-2大勺滾燙的煮麵水,繼續快速攪拌乳化至醬汁濃稠裹住麵條。絕對不能開火加熱,否則變炒蛋! 太乾加煮麵水,太濕繼續拌。

🌊 西班牙狂想:熱情奔放的海洋盛宴

西班牙海鮮燉飯 (Paella de Mariscos)

特色與亮點: 這絕對是西班牙的國民美食標誌!一個巨大的平底鍋 (Paellera) 裡,吸飽了番紅花高湯精華的米粒是基底,上面鋪滿各式新鮮海味:大蝦、淡菜、蛤蜊、透抽,甚至是龍蝦(看店家豪邁程度)。米粒的口感是關鍵 — 追求的是外層略帶鍋巴焦香 (Socarrat),中心仍保持一點點Al dente的嚼勁,絕對不能是軟爛的稀飯!番紅花賦予它獨有的金色澤和特殊香氣。一大鍋熱騰騰上桌,視覺和香氣都超級震撼!(宴客時端出這道地中海美食,絕對贏得滿堂彩)

推薦理由: 集結了海洋的精華與大地的豐饒於一鍋。適合分享,氣氛十足。那微脆的鍋巴是精華中的精華,懂吃的人都搶著挖!是體驗西班牙熱情飲食文化的最佳選擇。

搭配建議: 搭配清爽微酸的西班牙Sangria水果酒,或是dry一點的西班牙白葡萄酒如Albariño,完美解膩提鮮。搭配蒜味美乃滋 (Allioli) 也是經典吃法。

實用資訊:

  • 推薦店家:「PS TAPAS」西班牙餐酒館 (台北市信義區基隆路一段)
  • 價格區間: 依照大小約 NT$1200 - NT$2500 (通常需2人以上分享)
  • 必點菜單: 經典海鮮燉飯 (Paella de Mariscos),記得預訂!
  • DIY提示(家常簡化版):
  1. 用厚底平底鍋或鑄鐵鍋。先炒香洋蔥、蒜末、甜椒丁。
  2. 加入短米 (如Bomba米或台灣米替代),稍微炒一下。
  3. 加入番紅花 (先泡一點溫水) 和熱高湯 (魚高湯或雞高湯,風味更佳)。沸騰後轉小火,絕對不要攪拌!
  4. 米煮約15分鐘開始收汁時,將新鮮海鮮配料(蝦、蛤蜊、淡菜、透抽圈等)均勻鋪在表面上,稍微壓入飯中。
  5. 續煮約10分鐘或直到海鮮熟透、湯汁幾乎收乾且底部形成薄薄鍋巴。關火燜5-10分鐘。上桌前擠點檸檬汁添風味!

西班牙生火腿 (Jamón Ibérico)

特色與亮點: 這可是西班牙的國寶級食材!頂級的伊比利亞火腿 (Jamón Ibérico de Bellota) 來自吃橡樹果 (Bellota) 長大、血統純正的黑蹄伊比利豬。經過漫長的鹽漬、清洗、風乾和熟成過程(至少36個月,頂級可達48個月以上),成就它獨一無二的風味。深寶石紅色的肉片油花分布均勻細緻如大理石紋路,入口即化,散發濃郁的堅果香氣與複雜的鹹鮮味,尾韻悠長。現切薄如紙透光的火腿片,是味覺的極致享受。(堪稱地中海美食中的頂級奢華代表)

推薦理由: 它不僅僅是食物,更是藝術品!體驗那融化在口中的鹹香油脂與堅果芬芳,是人生必嘗的美食體驗之一。雖然價格不菲,但一小盤細細品味,絕對值得。

搭配建議: 絕對不要配哈密瓜! 經典吃法是單獨享用,或用來搭配簡單的麵包棍 (Grissini)。配一杯冰涼dry的西班牙Fino雪莉酒、不甜的Cava氣泡酒,或是單寧柔順的Rioja紅酒,都能完美襯托火腿風味。

實用資訊:

等級/類型 特色 推薦入手處及價格 品嚐建議
Jamón Ibérico de Bellota (橡果等級) 最高級!黑蹄豬自由放養吃橡果,油脂帶濃郁堅果香,入口即化 微風超市City Super:現切盒裝約 NT$800 - NT$1500 / 100g
西班牙酒食館 (如TAPASTERIA):單杯 NT$350起
室溫享用,薄切,直接品嚐原味
Jamón Ibérico Cebo de Campo (穀物+野外放養) 吃穀物兼放養,風味較Bellota清爽 較易入手,超市常見,約 NT$500 - NT$900 / 100g 適合搭配麵包或做tapas
Jamón Serrano 白豬腿製成,風味較直接鹹香 價格親民,約 NT$300 - NT$500 / 100g 入菜、夾三明治或配酒基礎款

共享與前奏:地中海的小食哲學

綜合拼盤 (Mezze / Antipasti / Tapas)

特色與亮點: 這嚴格來說不是一道菜,而是地中海沿岸國家共通的飲食精神 — 分享與多樣化!無論是希臘的Mezze、義大利的Antipasti還是西班牙的Tapas,核心概念都是一樣的:點上各式各樣的小份量冷盤、熱食,擺滿一桌,大家分著吃,邊吃邊聊。內容超級豐富:醃漬橄欖、各式起司切片、風乾火腿、油漬朝鮮薊或烤甜椒、煙燻鮭魚、鷹嘴豆泥 (Hummus)、烤羊肉串 (Souvlaki)、炸花枝圈 (Calamares)、馬鈴薯蛋餅 (Tortilla Española)... 選擇多到讓人眼花繚亂!重點在於享受那種輕鬆自在、嘗試多種風味的氛圍。(這是最能體現地中海美食社交精神的用餐方式)

推薦理由: 一次嚐到多種地道風味,選擇自由度高,非常適合朋友聚餐或開胃下酒。份量小,可以大膽嘗試平常不會單點的東西。氣氛歡樂輕鬆。

搭配建議: 當然是搭配各式各樣的酒款!清爽的白酒、粉紅酒、啤酒,或是風格多變的紅酒都合適。重點是輕鬆愉快地享用。

實用資訊:

  • 推薦店家 (Tapas風): 「TAPASTERIA Iberico & Wine」 (台北市中山區民生東路) - 選擇多樣,食材品質好,氣氛佳。
  • 價格區間: 單份Tapas約 NT$180 - NT$450,通常每人點2-3份加酒水。
  • 必點菜單: 伊比利火腿拼盤蒜味蝦 (Gambas al Ajillo)西班牙馬鈴薯蛋餅 (Tortilla Española)油漬鯷魚烤甜椒
  • DIY提示 (在家辦派對): 去進口超市採買是懶人妙招!組合建議:
  • 起司盤: Manchego起司 (西班牙羊奶)、Feta起司 (希臘)、Mozzarella小球 (義大利)
  • 冷肉盤: Jamón Serrano、Salami Milano
  • 醃漬類: 各式橄欖 (綠橄欖、黑橄欖)、油漬朝鮮薊心、油漬日曬番茄
  • 沾醬: 買現成鷹嘴豆泥Hummus、希臘優格黃瓜醬Tzatziki
  • 簡單熱食: 煎幾尾蒜味蝦、烤些蔬菜串 (櫛瓜、甜椒、蘑菇)
  • 主食: 買或自製簡單的佛卡夏(Focaccia)麵包切片。
    重點:擺盤漂亮,種類多樣但每種份量少!

🍝 溫潤飽足:暖心暖胃的家常選擇

希臘燉羊肉 (Kleftiko)

特色與亮點: 這道是希臘的傳統慢燉功夫菜。選用帶骨羊肩肉,用大量的橄欖油、檸檬汁、奧勒岡、蒜頭長時間低溫烘烤或燉煮 (傳統甚至用泥土封住烤爐慢燉)。羊肉燉到極致軟嫩,輕輕一剝就骨肉分離,完全沒有羊羶味,取而代之的是檸檬的清新酸香和奧勒岡的溫暖草本氣息。蔬菜如馬鈴薯、紅蘿蔔吸飽了肉汁精華,變得超級香甜。非常純樸卻令人滿足的一道菜。(冬日裡暖胃的地中海美食首選)

推薦理由: 羊肉處理得當,毫無腥羶,軟嫩多汁。檸檬和奧勒岡的搭配去膩提鮮,風味獨特平衡。蔬菜吸滿湯汁精華,比肉還搶戲(笑)。份量足,飽足感滿分,非常適合冷冷的冬天。

搭配建議: 搭配酒體中等、帶點辛香料風味的希臘紅酒 (如Agiorgitiko) 或隆河村莊級紅酒。簡單的烤麵包沾著盤底湯汁吃是絕配。

實用資訊:

  • 推薦店家: 目前台北專門做這道的較少,但「Souvla 希臘小館」有時會當作季節限定或週末特餐推出。建議去電詢問。位於台北市大安區仁愛路巷內。
  • 價格區間: 若推出,主菜約 NT$580 - NT$780 (含配菜)
  • DIY提示 (家常烤箱版):
  1. 羊肩肉塊用鹽、黑胡椒、大量奧勒岡、蒜末、檸檬皮屑和檸檬汁、橄欖油醃至少2小時(隔夜更佳)。
  2. 深烤盤底鋪切塊馬鈴薯、紅蘿蔔、洋蔥。放上醃好的羊肉(連醃汁)。
  3. 倒入少量水或高湯至食材約1/3高。
  4. 蓋上鋁箔紙(或用烤盤蓋),放入預熱160°C的烤箱慢烤2.5-3小時至羊肉軟爛。
  5. 拿掉鋁箔紙,轉200°C再烤15-20分鐘讓表面微焦上色。享用!

義式蔬菜湯 (Minestrone)

特色與亮點: 這可不是普通的蔬菜湯!它是義大利家常的豐盛代表作。靈魂在於大量當季時蔬切丁 (洋蔥、紅蘿蔔、西洋芹是基底,再加入番茄、櫛瓜、四季豆、高麗菜、馬鈴薯、菠菜...冰箱有什麼放什麼!),用橄欖油炒香後,加入高湯和義大利短麵 (如Ditalini) 或米粒一起燉煮。最後撒上大量的帕瑪森起司 (Parmigiano Reggiano) 增添濃郁鹹香。湯頭鮮甜濃郁,充滿蔬菜的自然甜味,口感豐富飽足。是清冰箱、營養滿分的絕佳選擇。(體現地中海美食健康豐盛一面的暖心湯品)

推薦理由: 超級健康! 一碗包含多種蔬菜、豆類、全榖(麵或米),纖維質、維生素滿點。做法自由度高,清冰箱神器。溫暖飽足,適合當輕食午餐或搭配主餐的前湯。冷凍後再加熱風味更融合。

搭配建議: 本身就夠豐盛,可以當一餐。搭配一片烤得香脆的鄉村麵包,沾著湯吃。配一杯簡單的紅酒也可以。

實用資訊:

  • 推薦店家: 許多義式餐廳都有,專賣湯品的「Soupstar 湯饕」有時會推出季節限定版的義式蔬菜湯 (需留意FB公告)。
  • 價格區間: 單碗約 NT$180 - NT$250
  • DIY提示 (簡易版):
  1. 炒香基底: 橄欖油熱鍋,炒香切丁的洋蔥、紅蘿蔔、西洋芹(稱為Soffritto)至軟。
  2. 加硬蔬: 加入切丁的馬鈴薯、櫛瓜拌炒幾分鐘。
  3. 加番茄: 加入罐裝碎番茄 (或新鮮番茄丁) 和番茄糊 (Tomato Paste) 炒出香氣。
  4. 燉煮: 倒入蔬菜高湯或水,加入較難熟的豆類 (如鷹嘴豆罐頭、紅腰豆罐頭)、加入月桂葉。煮沸後轉小火燉20分鐘。
  5. 加軟蔬&澱粉: 加入切段的四季豆、高麗菜絲、短義大利麵 (或生米)。續煮約10-15分鐘至麵/米熟透、蔬菜軟嫩。
  6. 調味: 鹽、黑胡椒調整鹹度。最後拌入新鮮羅勒或巴西里碎。
  7. 上桌: 盛碗,豪邁地撒上現磨帕瑪森起司! (這是靈魂!) 小撇步: 隔天回熱更好喝!

🍰 甜蜜句點:簡單迷人的地中海甜點

希臘優格佐蜂蜜核桃 (Greek Yogurt with Honey & Walnuts)

特色與亮點: 這是我心中最健康又美味的甜點(或早餐)!關鍵在於質地濃厚如乳酪的希臘優格 — 它經過多次過濾,去除了大量乳清,口感綿密紮實,酸味純淨。將冰涼濃稠的優格盛入碗中,淋上濃郁芳香的台灣本地龍眼蜜或希臘百里香蜜,最後撒上烤過的碎核桃。一勺挖下去,冰涼濃郁的優格、甜蜜黏稠的蜂蜜、香脆的堅果在口中交融,簡單卻超級滿足!(飯後清爽健康的地中海美食甜點典範)

推薦理由: 清爽無負擔!高蛋白低糖(取決於蜂蜜量),非常適合當飯後甜點或運動後的點心。濃郁口感像在吃冰淇淋,蜂蜜和堅果增添風味層次。做法零難度,在家隨時可享用。

搭配建議: 適合搭配甜點酒如希臘的Muscat,或是一杯熱的草本茶。當作健康的早餐,再加點新鮮莓果或燕麥更棒。

實用資訊:

  • 推薦店家: 幾乎所有提供希臘菜的餐廳都有。早午餐店也常見。品質差異在優格本身和蜂蜜等級。
  • 價格區間: 餐廳約 NT$150 - NT$250
  • DIY提示:
  1. 選擇真正的「希臘式優格」(Greek Yogurt) 或「脫乳清優格」,品牌如Fage、Chobani Plain 全脂款,或台灣品牌馬修嚴選的經典原味優格(質地夠厚)。
  2. 蜂蜜選香氣濃郁的,如龍眼蜜、荔枝蜜,或進口的希臘百里香蜜、森林蜜。
  3. 核桃用乾鍋小火稍微烘烤出香氣,冷卻後略切碎。
  4. 組合:優格裝碗 → 淋上大量蜂蜜 → 撒上核桃碎。完成!強烈建議用全脂優格,風味更濃郁滑順!

義式提拉米蘇 (Tiramisù)

特色與亮點: 這道舉世聞名的義大利甜點,名字直譯是「帶我走」!層次分明:底部是浸泡過濃縮咖啡與瑪薩拉酒 (Marsala) 的義大利手指餅乾 (Savoiardi),中間是混合了馬斯卡彭起司 (Mascarpone)、蛋黃、糖打成的滑順濃郁奶油餡,最上層再厚厚篩上一層苦甜的可可粉。口感層次要分明 — 餅乾需吸飽咖啡酒液變得濕潤柔軟但不過爛,奶油餡要輕盈滑順帶點微甜,可可粉則提供關鍵的苦香平衡。冰過後風味更融合。(最受歡迎的地中海美食甜點之一,看似簡單卻講究細節)

推薦理由: 咖啡、酒香、乳酪、可可的完美結合,風味濃郁卻不甜膩(做得好的話)。冰冰涼涼的口感非常療癒。是大人味的經典甜點。

搭配建議: 很適合搭配甜型的義大利氣泡酒 (Asti Spumante) 或一杯濃縮咖啡 (Espresso)。

實用資訊:

  • 推薦店家: 「Botega del Vin」的提拉米蘇是老饕推薦,層次分明,酒香咖啡香平衡。 (台北市大安區安和路一段)
  • 價格區間: 單片約 NT$180 - NT$220
  • 必點菜單: 經典提拉米蘇
  • DIY提示 (簡易5步驟版):
  1. 泡餅乾: 快速將手指餅乾兩面沾過冷卻的濃縮咖啡(可加一點點瑪薩拉酒或蘭姆酒,不加也可)。鋪在容器底部。
  2. 做奶油餡:室溫軟化馬斯卡彭起司(約250g)用打蛋器稍微打鬆。另將2顆蛋黃30-40g糖打至略白濃稠,拌入馬斯卡彭中。將2顆蛋白打發至硬性發泡(可加一點糖幫助打發),輕柔拌入起司蛋黃糊中。
  3. 組合第一層: 將一半奶油餡鋪在泡過咖啡的餅乾上,抹平。
  4. 重複一層: 再鋪一層沾咖啡的餅乾,再鋪上剩餘奶油餡,抹平。
  5. 冷藏&裝飾: 密封冷藏至少4小時(最好隔夜)。食用前,厚厚篩上無糖純可可粉(用防潮可可粉效果更佳)。關鍵:馬斯卡彭不能過度攪打會油水分離!蛋白霜拌入要輕柔避免消泡!

西班牙炸牛奶麵包 (Torrijas)

特色與亮點: 這可以說是西班牙版的法式吐司,但更豐盛!傳統在復活節期間享用。使用較厚實、有點乾硬的麵包(甚至是不新鮮的麵包),切片後浸泡在牛奶、糖、肉桂棒、檸檬皮煮成的香甜牛奶液中,讓麵包吸飽滿滿的奶香。接著沾上打散的蛋液,用橄欖油煎炸至兩面金黃酥脆。最後趁熱撒上肉桂糖粉,或淋上蜂蜜。外層微脆焦香,內裡則是濕潤柔軟、充滿蛋奶香和肉桂香氣的布丁般口感。罪惡但溫暖人心的古早味甜點。(充滿家庭感的療癒系地中海美食)

推薦理由: 把簡單(甚至剩餘)的食材化腐朽為神奇!外酥內軟,香甜濃郁的蛋奶香和肉桂味超級療癒。做法相對簡單。是體驗西班牙家庭甜點的好選擇。

搭配建議: 配一杯熱咖啡、熱巧克力,或是甜甜的Pedro Ximénez雪莉酒都很棒。

實用資訊:

  • 推薦店家: 在台灣專門店較少見,可以留意一些西班牙主題活動或市集。「PS TAPAS」曾在特定節慶推出過。
  • DIY提示 (家常版):
  1. 煮牛奶液: 鍋中加牛奶(約300ml)、糖(2-3大匙)、一根肉桂棒、幾片檸檬皮,小火加熱至邊緣微滾、糖融化,熄火放涼。
  2. 浸泡麵包: 選厚片吐司(放隔夜較乾更好)或法國麵包厚片,放入牛奶液中浸泡,兩面吸飽汁液(約每面1-2分鐘),取出稍瀝乾。
  3. 裹蛋液: 打散1-2顆蛋。將吸飽牛奶的麵包片沾滿蛋液。
  4. 煎炸: 平底鍋倒入足量橄欖油(約0.5公分高),中火加熱。放入麵包片,煎至兩面金黃酥脆。
  5. 調味: 取出放在廚房紙巾上吸點油,趁熱撒上混合好的肉桂粉+砂糖。淋蜂蜜或煉乳更罪惡!趁熱吃最讚!

地中海美食Q&A:一次解答你的疑惑!

1. Q:常聽人說「地中海飲食」很健康,到底為什麼?它跟一般認知的「地中海美食」餐廳吃的有什麼不同?

A: 哇,這問題問到核心了!「地中海飲食」確實被營養學界公認是世界上最健康的飲食模式之一,常常拿冠軍。它的重點在於「比例」和「食材選擇」:

  • 大量蔬果: 每餐都要有,提供維生素、礦物質和纖維。
  • 全穀雜糧: 取代精緻米麵,提供穩定能量。
  • 健康油脂: 特級初榨橄欖油是主角!富含單元不飽和脂肪酸。堅果、種籽也是好油脂來源。
  • 適量魚貝海鮮: 每周至少吃兩次,補充Omega-3。
  • 少量至適量禽肉、蛋、起司、優格: 提供蛋白質和鈣質。
  • 極少量紅肉與甜點: 偶爾為之。
  • 多用天然香料: 大蒜、洋蔥、香草(奧勒岡、羅勒、迷迭香等)取代過多鹽巴。
  • 適量紅酒(可選): 通常佐餐,適量可能有益心血管(非必要)。
  • 享受美食與社交: 和家人朋友一起慢慢吃,心情愉悅也是健康關鍵!
至於你去地中海餐廳吃的,像海鮮燉飯、奶油培根蛋麵、炸牛奶麵包等等,當然是「地中海美食」(Mediterranean Cuisine)的一部分,但通常是比較豐盛、節慶或有代表性的菜餚。真正的「日常地中海飲食」其實更接近家常菜:大盤沙拉淋橄欖油醋、簡單蒸魚或烤雞配大量蔬菜、豆子湯、全麥麵包切片... 所以,在餐廳享受美味的地中海特色菜很棒,但要追求長期的「地中海飲食」健康效益,關鍵還是回歸日常的飲食習慣調整喔! 下次點餐,不妨多點份蔬菜、選橄欖油烹調的料理、主食選全穀,就更貼近健康精神了。

2. Q:我吃素食(奶蛋素),地中海美食有什麼好選擇嗎?感覺很多菜都有海鮮或肉。

A: 放心!地中海沿岸其實有超多美味的素食(甚至純素)選擇,這跟當地宗教齋戒傳統和豐富的農產品很有關係。以下這些經典菜你絕對可以安心享用:

  • 各式蔬菜前菜拼盤 (Mezze/Antipasti): 油漬朝鮮薊、烤甜椒、醃漬橄欖、番茄起司串、鷹嘴豆泥(Hummus)... 選擇多到吃不完!
  • 希臘沙拉 (Horiatiki): 滿滿蔬菜加菲達起司,蛋白質和鈣質來源。
  • 義式蔬菜湯 (Minestrone): 滿滿季節時蔬和豆類,營養滿分。
  • 普羅旺斯燉蔬菜 (Ratatouille): 法國南部的經典,番茄、茄子、櫛瓜、甜椒燉煮,色彩繽紛。
  • 西班牙番茄冷湯 (Gazpacho): 夏天聖品,新鮮番茄、甜椒、黃瓜、蒜頭、橄欖油打成的冰涼濃湯。
  • 鷹嘴豆泥 (Hummus) 搭配蔬菜棒/皮塔餅: 中東黎凡特地區的招牌,優質植物蛋白。
  • 希臘菠菜費塔起司派 (Spanakopita): 酥皮包裹菠菜和菲達起司,鹹香可口。
  • 義大利蘑菇燉飯 (Risotto ai Funghi): 用蔬菜高湯煮,濃郁的菇類香氣。
  • 法式尼斯沙拉 (Salade Niçoise): 傳統版有鮪魚,但可以要求不加,吃它的豐富蔬菜、水煮蛋、橄欖和油醋醬。
  • 烤蔬菜拼盤: 簡單淋橄欖油、香草烤的櫛瓜、茄子、甜椒、蘑菇等。
地中海美食 其實非常蔬食友善!點餐時大方告訴服務人員你的需求(奶蛋素),他們通常都能提供好建議,或輕鬆調整菜單(例如海鮮燉飯不加海鮮,變成蔬菜燉飯)。記得強調要用蔬菜高湯喔!

3. Q:想在家嘗試做地中海料理,但有些食材像番紅花、特定起司(菲達、佩克里諾)、Guanciale好像不好買或很貴,在台灣有什麼替代方案嗎?

A: 這真是實際的好問題!在台灣玩地中海料理,食材確實有點小門檻,但別擔心,我們有變通方法:

  • 番紅花 (Saffron): 這確實是燉飯的靈魂香料,但價格高昂。替代方案:
    • 少量使用: 如果想嘗試正宗風味,買最小包裝(0.1g或0.5g),一次只需用一小撮(約10-15根花蕊)泡熱水,其實可以用好幾次。大型進口超市(如City Super, Jasons, 微風超市)或網購(如蝦皮找評價好的香料賣家)有售。這是值得的投資!
    • 薑黃粉 + 紅椒粉: 主要替代色澤和一點點風味底蘊(但香氣完全不同)。用少許薑黃粉(提供黃色)加上一點點煙燻紅椒粉(Smoked Paprika,提供層次和微紅)混合。這無法完全取代番紅花的特殊花香,但至少顏色不會太離譜。 記得只用一點點薑黃,以免苦味。
  • 菲達起司 (Feta): 鹹香的白羊奶起司。替代方案:
    • 國產替代: 台灣有些品牌做「希臘式菲達」或「地中海白起司」,味道近似(可能羊奶比例較低或用牛奶)。超市冷藏起司區找找看。
    • 其他選擇: 新鮮山羊起司 (Chèvre) 質地較軟但鹹香類似;或用質地較硬的鹽滷豆腐切塊,但風味差異大。最佳解還是找進口菲達,各大超市冷藏起司櫃通常都有。
  • 佩克里諾羅馬諾起司 (Pecorino Romano): 鹹味明顯的義大利羊奶硬起司,常用於Carbonara。替代方案:
    • 帕瑪森起司 (Parmigiano Reggiano): 這是最容易買到的高品質硬起司(雖然是牛奶製,風味較溫和圓潤)。用它取代沒問題,但記得因為沒那麼鹹,最後調味鹽要加多一點點。
    • 國產帕瑪森風味起司粉: 方便但風味層次較低,鹹度可能更高,使用時注意份量。
  • Guanciale (豬臉頰肉): Carbonara的傳統靈魂,風味比一般培根更濃郁。替代方案:
    • 義式培根 Pancetta: 這是豬腹肉醃製,在進口超市比較容易買到(雖然也比Guanciale少見一點),風味最接近,同樣不用煙燻。是首選替代品。
    • 台式鹹五花肉/臘肉: 需煮熟透,且鹹度可能很高,使用前最好先水煮或蒸一下去部分鹹味,煎香後再使用。風味不同但可提供鹹香油脂。
    • 厚切煙燻培根: 最不得已的選擇! 因為煙燻味會強烈改變Carbonara的風味。如果要用,選擇煙燻味較淡的,並減少用量。
重點: 很多關鍵食材在台北的進口超市(City Super, Jasons, 微風超市)或線上食材專賣店(如飛訊美食村、統一生機購物網)其實都找得到。剛開始試做,先用相對好取得的食材替代關鍵的一兩樣也沒關係,先享受下廚的樂趣最重要!慢慢熟悉了,再逐步追求更道地的材料。